依旧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什么是应收款项类投资(挖财报系列之应收款项类投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0 09:08:17    


一、何为应收款项类投资

1

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定义及分类

应收款项类投资为公司持有的非上市中国国家凭证式国债及其他债权投资,此类资产在境内外没有公开市价,具体可分为标准债权投资和非标准债权投资两大类。

其中标准类投资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等;非标类投资又可分为信贷类和非信贷类,主要包括信托受益权、券商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等。

注1:此类非上市债权投资主要通过场外交易市场交易。如非上市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其以国债收款凭单的形式来作为债权证明,不可上市流通转让,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握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

2

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变动趋势

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的监管要求,三方的信托受益权与资产管理计划买入返售业务已叫停,存量业务将自然到期结清,即买入返售下非标资产因受监管限制而减少。2015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除四大行外,各家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普遍增加,且主要是非标投资增加。

二、应收款项类投资案例

1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应收款项类投资净额为7,160.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18%,主要是非标准债权投资增加。其中非标类资产同比增加3191.29亿元,标准类资产同比减少108.68亿元。15年末招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中非标资产为6,847.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40%。其中,信贷类自营非标投资余额2,383.8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21%;非信贷类自营非标投资业务余额为4,464.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2.77%。

同期买入返售非标资产的变动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截至15年末,招商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3439.24亿元,同比减少10.56亿元。其中代表性非标资产买入返售乙方业务余额与丙方业务余额较上年末一共减少1363.77亿元。15年末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计划、债权收益权等买入返售乙方业务余额共计257.24亿元,较年初下降76.65%;买入返售丙方业务余额为114.5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6.28%。

注2:买入返售业务的基本操作模式为三方协议模式,该模式通常包括甲、乙、丙三方。其中甲方为资金过桥方,乙方为出资方,丙方为提供信托受益权远期受让的兜底方,多为融资客户的授信银行。)

截至2015年末,招商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中非标资产按标的分布如下表所示。可见,其非信贷类非标绝大多数为与商业银行同业的往来交易。

2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15年末,兴业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余额18349.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64.06亿元,增幅为159.00%。其中应收款项类理财产品大幅增加4139.87亿元,期末余额为上年末的28倍;信托及其他受益权增加5125.34亿元,同比增幅为76.55%。

同期兴业银行买入返售金额同样出现大幅下降。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2259.2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868.37亿元,降幅为68.30%。买入返售票据和信托及其他受益权分别减少了2670.84亿元和2458.24亿元,同比降幅73.19%和76.26%。

三、应收款项类投资的资本与拨备计提

1

应收款项类投资资本计提

根据2014年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的要求,应收款项类投资下明细项目根据所投资基础资产的性质,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依照银监会2012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具体各项风险权重如下:

实际操作时,银行会根据投资资产的属性调整风险权重计提比例。如招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对于自营非标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 号)的要求,强化风险审查与资金投向合规性审查,根据所投资基础资产的性质,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由于招商银行非信贷类非标绝大多数为与商业银行同业的往来交易,预计其实际资本计提比例将参照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的债权进行,即20%-25%。

2

应收款项类投资减值准备评估

对于应收款项类投资,一般采用两个方法评估其减值损失:个别方式评估和组合方式评估。减值准备在当期利润表内确认,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将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1)个别方式评估

对于公司认为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将采用个别评估方法评估其减值损失。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若有客观证据显示其出现减值损失,账面金额与按照原来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为损失,并计提减值准备来调低应收款项类投资的账面金额。(现金流量折现法)

在计量有抵质押品的应收款项类投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应从短期处置抵质押品收回的现金流量中扣除取得和出售该抵质押品的费用,无论该抵质押品是否将被处置。

(2)组合方式评估

如果没有任何客观证据证明,个别评估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出现减值 (不管是否重大),该应收款项类投资便会包括于具有类似信贷风险特征的组合内,并会就减值进行组合评估。

就组合评估而言,应收款项类投资减值准备计提水平,是根据组合结构及类似信贷风险特征,按历史损失经验及目前经济状况预计应收款项类投资组合中已存在的损失。

实际操作中,应收款项类投资非标的拨备率通常低于贷款。如招商银行年报显示,其严格遵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的要求,截至2015年12月31日,信贷类自营非标投资拨备余额47.74亿元,拨备率为2.00%。

四、应收款项类投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收款项会计处理原则,与持有至到期大体相同。具体而言:

(1)金融企业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持有期间根据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企业收回或处置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比如,信托受益权:

信托受益权是信托合同中规定的关系人享受信托财产经过管理或处理后的收益权利。也包括信托合同结束时,合同中规定的关系人可享受信托财产本身利益的权利。

(1)购入

根据《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5]1号),受益人不是委托人且受益人支付对价取得信托受益权的,受益人应按支付的对价确认该信托受益权的入账价值。受益人取得信托受益权时:

借:信托受益权

贷: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后续计量

受益人于信托期间实际收到的相当于信托收益权价值返还的金额,应冲减信托收益权的账面余额。

受益人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信托项目运营情况进行查询;如有证据表明信托受益权已发生减值,受益人应对信托受益权合理计提减值准备。对信托受益权计提减值准备,借记“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贷记“信托受益权减值准备”科目。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信托受益权减值准备

(3)终止确认

信托终止,受益人取得信托清算财产的价值与“信托受益权”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信托受益权减值准备

贷:信托受益权

营业务收入 (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期,表内信贷类非标出现风险暴露,风险计提要求提高,对拨备形成压力。

2、监管要求趋严。


相关文章